春捂到底怎么捂牢记4个指数不感冒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南来的暖空气和北方冷空气互有进退,”时而风和日丽,时而狂风大作......感冒、过敏,关节炎、甚至心理疾病都进入高发期,而此时,最该掌握的健康技能就是“春捂”!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是多少?身体哪些部位最需要保暖?
我骨子胡就有“春捂秋冻”的说法。那么春天到底该怎么“捂”。《生命时报》就医疗气象学提出了“春捂”指数。
【时机】
在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提前预防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时间长密切相关。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的24—48小时。
【气温】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
每个恩的体质不同,耐热受冷的程度也不同。研究表明,对老年人或者体弱多病的人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温差】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
面对“孩子脸”似的春天,你的岁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日夜温差大于8°就是该捂的信号。
【时间】
7—14天恰到好处
立春后,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如果衣服减得过快很可能冻出病来。
因此在此期间气温变化较大,过早脱掉棉衣,头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