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

财经郎眼数据驱动广东经济活力密码在民营经济活跃中寻找

财经郎眼:数据驱动下的广东经济活力密码

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和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5%左右的增长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在接受《全球财经连线》采访时指出,这一目标既符合实际条件,也带有压力,因为需要通过努力来实现。

陈文玲强调,中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包括超大规模市场、制造业优势、人力资本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等。科技创新也在加快,并取得了结构性突破。此外,去年虽然GDP增长5.2%,但面对疫情多点暴发,对经济增速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2024年的目标仍需努力才能实现。

尽管2022年增速相对较低,但从这些方面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实。这一点与国际机构如IMF、世界银行及OECD对于2024年全球经济看法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普遍预计全球未来五年的增长将会低迷。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保持5%左右的增速,也是一项不易之举。

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同时国际循环也遇到干扰。这些问题反映了体制、机制和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以及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本流的通畅程度还需改进。消费需求减弱也是一个挑战,其中住房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尚未完全恢复,而线上零售额占比虽然增加,但还需进一步提升。

投资方面,由于美国国债利息高企,加上美联储可能调整政策,从紧缩转向宽松,都可能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乃至房地产市场。此外,俄乌冲突等局势持续,对产业链供应链及通胀水平都有持续影响。

因此,在这样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要实现5%以上的增长目标,不仅需要内生因素得到改善,还需要解决多个制度管理层面的问题。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问题,《全球财经连线》询问陈文玲如何看待今年这两方面是否应该更加宽松以支持这一目标?

陈文玲提到今年赤字率仍持平于去年,但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可以减少短期偿还压力并保持一定量级赤字支持。这意味着即便赤字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实际上财政支持力度并未减弱。她认为,此举能够支撑国家长周期发展,为2035年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资金,同时也是2050年建成现代化强国的一部分内容。

货币政策则重点建立内在稳定的资本市场,以确保其作为国家服务工具的地位,并成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防火墙。这要求不断改革创新,使其符合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规律,同时为居民提供稳定收入来源,从而激发更大的消费潜能。

最后,当谈及欧美央行进入宽松状态及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影响时,她指出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受到了质疑,其信用水平降低给予美元带来的挑战。而美国失信现象越来越多,它们正走下坡路,这些都是当前情况的一个反映。但是,无论如何,一切都必须基于开放合作精神,与其他国家共享责任共谋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