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PC寒冬已至联想老大地位意义何在

在联想跃居全球PC销量第一的两年之后,其对外宣布PC业绩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导致净利润大幅下滑。前几日,联想集团公布了2015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的财报,净利润同比下跌51%至1.05亿美元。联想总裁杨元庆坦言,PC市场下滑严重,联想面临7年来的最大挑战。 尽管PC市场下滑严重,但是根据联想公布的数据,联想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也达到了19.9%,而且还处于上升趋势,继续占据全球销量第一的位置,这和全球PC市场持续下滑的趋势相悖。而且,PC业务仍是联想的最主要业务。这一季的财报显示联想集团总营收107亿美元,其中PC营收73亿美元,占集团业绩的68%。另外两大业务:移动业务营收21亿美元,企业级业务营收11亿美元,和PC板块的差距十分明显。 虽然杨元庆表示本季度财报是受PC市场下滑严重拖累,但是仔细分析财报仍会看出,PC是联想盈利大户,真正亏损的只有移动业务。联想的PC税前利润3.68亿美元,而企业级业务连续三个季度获得税前盈利,那么拉低整体利润的、处于亏损状态的,显然就是移动业务了。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在财报公布后,联想紧接着将通过裁员方式节约成本,而裁员的对象就是来自移动业务的摩托罗拉部门。 但是裁员,仅仅是联想集团应对危机的“治标”之举,联想其实还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联想的业务线虽然已经捋清,但是重点并不清晰,跨度也比较大。PC和移动属于个人业务,企业级业务属于企业业务,联想同时做个人级和企业级市场,跨度是比较大的。而且移动和企业级分别是联想跨两个市场的新业务,这个难度就更大了。PC业务是联想的最大业务,也给联想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可谓是联想最优质的业务。虽然目前面临下滑的危险,不过联想也在一直通过多样化个人电脑产品、着力平板电脑等措施提升产品竞争力和销量,而且市场表现也是联想的PC销量份额在惠普、戴尔这三强之间处于上升趋势。也就是说,联想的PC业务优势仍是十分明显。相比较而言,移动和企业级业务危机四伏,尤其是移动业务,竞争激烈,且没有太多竞争优势。 这其中有个难点,就是PC和移动代表的个人业务,与服务器为代表的企业业务,在产品生命周期、销售渠道和分销渠道上是有区别的。让卖手机的渠道去卖服务器看来行不通,所以从产品特性上讲,联想需要将个人业务和企业业务做明确的划分,在集团内部有比较好的机制保证个人业务与企业业务独立发展,因为联想的同行们也正在如此做。例如惠普,已经决定将公司分拆为合并PC和打印机业务的“惠普公司”和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业务的“惠普企业公司”,让做终端消费市场的专注于终端消费,让做企业级市场的专注于企业服务。再例如戴尔,为了免受公开财务指标的禁锢,两年前已经退市实现私有化,默默专注于内部转型和企业长期价值。 联想面临的挑战其实是远大于惠普和戴尔的,因为从目前看联想强有力的盈利业务太过于单一,只有PC业务在贡献稳定的现金流。联想又将转型的希望寄托在移动与企业级业务上,移动业务的标杆是苹果公司(国内小米),企业级业务的标杆是IBM(国内浪潮、华为)。无论是哪个领域,联想的竞争对手都很多。所以同时转型两个难度很大的业务,联想需要更好的打法。 二是联想的移动和企业级业务都还欠缺竞争力,并购是最好的出路,但是联想的现金流并不充裕。拿联想的企业级业务来说,联想仍是以卖服务器这样的硬件业务为主,而X86服务器现在是红海,收购的IBM的服务器业务还有待联想提升自身软件研发能力才能将其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另外,企业级IT业务的明显趋势是网络、存储、软件和数据中心等产品相互融合,目前联想还做不到融合,也没有相应的有竞争力的产品,而只能是作为整体解决方案中提供服务器的厂商之一来获取利润。 长期以来联想的研发投入不高,据统计联想10年的研发投入不及华为1年的投入。即使现在开始大幅增加研发投入,联想也赶不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进度。所以,最好的出路是再次出手并购新的公司。但是在联想收购IBM的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之后,联想的现金流竟成了负的。今年7月份联想控股香港上市,募集资金约151亿港元,这或可给联想集团补充一部分现金流。不过,联想如果出手并购IT公司,必然不是泛泛的小公司,拿出的资本也不会和收购IBM服务器的23亿美元与收购摩托罗拉的29亿美元相差太多。那么,151亿港元,和联想集团想继续并购的意图,还欠缺那么许多。 如此看来,联想身处全球PC老大高位,然而并没有高额利润,其后续资金不足,转型进程将显得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