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部委光芒引领ChatGPT时代教育新篇章
在当今教育界,一个耳熟能详的口诀流传着:“学校办得好,要看三要:第一要好生源,第二要好老师,第三要反复练。”不久前,在2023年“外滩教育论坛”黄浦专场活动上,一位资深教育家坦言,如果每所学校仅仅重视这些因素,其结果将是机械式、灌输式教学夺走了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和探索欲;同时,它也加重了学生们的学习负担,使教师们疲于应付,而优秀教师则可能不会再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专家们普遍认为,由于课程观念落后,这正阻碍创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那么,小学与中学该如何推动创新教育以及教书方式改革?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唐江澎就此发表了他的见解。
对于ChatGPT时代而言,“教人思考”的本质尤为重要。在唐江澎看来,所谓创新性教学首先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他强调除了独立思考之外,还必须注重实践能力,即“手能”,以培育出更多创造力卓越的人才。唐江澎指出:“古典主义式的教学往往只关注‘头脑上的智慧’(脖子以上),然而如果忘记了身体和实际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失败。”
他进一步阐述说,学习物理、化学等科学领域中的具体情况通常涉及综合运用,其中关键在于“实践”。例如今年上海中考数学中出现的一些题目,如加油卡题目的设计,就展示了一种缺乏生活实际情境联系的情况。唐江澎提醒,我们应该让知识活跃于使用之中,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根本原则之一。
唐江澎注意到,现在高中课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别:第一类是文科课程,它教授语言、历史承继和艺术品味。这类课程占据高中的约39%必修课时数。第二类是理科课程,它教授计算、演算、实验操作。在88个学分中,这部分占比达到了25%。第三类是技术与工程课程,是通过知识制造物质产品的手段进行。这一类型在高中课程体系中仅占7%。
他分析,全体高中生的大约43%选择工科专业,但许多新生进入工科院校后,对工艺实训感到惊讶:“难道我没有选对大学,我仿佛被送进职业技校?”因此,他提出:“以工程师培训为基础来增强学生手部实践能力,不是否可以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一个优先考虑项?”
(吴金娇)